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,光伏(PV)发电技术因其绿色环保、可再生等特点,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光伏发电存在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,限制了其广泛应用。因此,光伏储能系统(PV-ESS)应运而生,结合了储能技术的优势,有效缓解了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问题。而在光伏储能系统中,协调控制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光伏储能系统由光伏发电单元、储能装置(如锂电池、铅酸电池等)、逆变器、控制器和电网接口组成。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光伏发电的电能存储起来,在光照条件不佳或夜间使用。储能系统能够有效平衡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,使得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更好地融入电网,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。
光伏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便是协调控制器。协调控制器是实现光伏、储能装置和负载之间高效协作的“大脑”,其作用是协调各部分工作状态,使得系统能够实现最大功率输出、能量存储以及电力供应的平衡。

1.最大功率跟踪(MPPT):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与光照强度、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,而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(MPPT)能够确保光伏系统在不同工作环境下始终运行在最大功率点,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。
2.储能管理:协调控制器负责对储能装置(如电池)的充放电进行控制,以实现电能的高效存储和释放。通过合理的充放电策略,协调控制器可以延长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,提升系统的整体效能。
3.能量调度与优化:协调控制器能够根据系统的负载需求和电网电价等信息,进行智能调度。它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光伏电能是否要进行存储,还是直接输送到电网或负载使用。通过能量调度的优化,协调控制器能够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消耗成本。
4.电网互动:对于并网型光伏储能系统,协调控制器需要与电网进行互动。当电网负荷较低时,系统可以将光伏电能输送到电网;而在电网负荷较高时,系统则可以从电网获取电能补充负载需求。协调控制器需要实时监测电网状态,智能决策是否进行电网互动。
5.系统保护与安全:协调控制器需要具备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的能力,包括光伏组件、电池、电网等部分的故障监测,保障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,进行自动断开或报警,确保系统的安全性。
光伏储能协调控制器的关键技术:
1.最大功率点跟踪(MPPT)技术:
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是光伏储能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,它能够实时调整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点,确保系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始终输出最大功率。常见的MPPT算法有扰动观测法、增量导数法、扩展扰动观测法(E-P&O)等。
2.电池管理系统(BMS):
电池管理系统(BMS)是协调控制器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负责对电池的电压、温度、充放电状态等进行监控与管理。BMS不仅能够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,还能够根据电池的实际状态进行充放电控制,以优化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。
3.智能调度算法:
智能调度算法是不可缺一部分,它能够根据电力需求、储能状态、电网状态等信息,智能判断何时进行储能、何时进行放电、何时进行并网等操作。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,基于数据驱动的优化调度算法逐渐成为主流,能够在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前提下,实现优的能量管理。
4.多目标优化控制:
在光伏储能协调控制中,面临着多目标优化问题,如大化光伏发电效益、延长电池寿命、降低系统损耗等。为了实现这些目标,协调控制器需要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,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(MPC)或强化学习的控制策略,进行多目标优化。